侵蝕指風力、流水、冰川、波浪等外力在運動狀態(tài)下改變地面巖石及其風化物的過程。侵蝕作用可分為機械剝蝕作用和化學剝蝕作用。
在干旱的沙漠區(qū)常??梢砸姷揭恍┢嫘喂譅畹膸r石。它們有的像古代城堡,有的像擎天立柱,有的像大石蘑菇,這并非雕塑家們的精工巧作,而是風挾帶巖石碎屑,磨蝕巖石的結果,人們稱之為風蝕地貌。流水的侵蝕作用更是強大而普遍,大陸面積約90%的地方都處于流水的侵蝕作用控制之下,降水沖蝕地表,溝谷和河流的流水,使谷底和河床加寬加深,坡面上的流水沖刷著整個坡面,使之趨于破碎。例如我國的黃土高原由于植被多遭破壞,流水侵蝕嚴重,造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(tài)。在高寒地區(qū),巨大的冰川,可以刨蝕地面,形成冰斗、角峰、U形谷等冰川地貌。在全世界約270000千米的海岸線,海浪不斷拍擊巖石,可以產(chǎn)生38噸/米2的壓力,一面把巖石“擊”成碎屑,一面再以碎屑為工具加速破壞著巖石,在海岸形成海蝕柱、海蝕橋、海蝕洞穴等奇特的海蝕地貌。
此外,流水對巖石還有溶蝕作用。地表水、地下水能溶解巖石中的可溶解性鹽類,如碳酸鈣、氯化鈉等,形成天然溶液而隨水流失。我國的桂林山水、路南石林等巖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?guī)r受到含有二氧化碳流水的長期溶解和沖刷作用而形成的。
說說您的看法:(無須注冊)
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。